谋划教育科学发展 我为纲要献计献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1-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08年12月23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全体咨询专家会议在京召开,专家组成员在会议上发言。 本报记者 鲍效农 摄

  编者按

  从1月8日起,新华网将连续推出6场系列访谈,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全面深入解读。本报将陆续刊登系列访谈的主要内容。

制定《规划纲要》是时代的要求

  —— 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列访谈之一

  “制定《规划纲要》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教育自身改革创新和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的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文件组组长、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1月8日在新华网“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场访谈中这样表示。当天下午,孙霄兵与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胡延品,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文曜,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韩清林共同作客新华网,畅谈《规划纲要》这一本世纪第一个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体现国家意志与改革精髓

  “《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也就是说它是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它的特点就是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这次叫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突出改革。”孙霄兵这样评价《规划纲要》的实质内涵。

  与我国以往几次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决策的制定相比,制定《规划纲要》有着新的特点。在孙霄兵看来,《规划纲要》既要体现出纲要的特征,又要体现出规划的特征,“它要作出很多对于目标、措施的具体安排,要落实下来。在规划当中,应当确定很多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不仅仅是一些原则性的政策。”孙霄兵说。

  “在谈到未来教育发展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目前我国的教育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谈发展更容易理解。”范文曜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理解。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度、广度前所未有,力度空前,在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以及投资体制改革方面都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教育公平问题得到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以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有力提升了教育发展水平。

  “虽然近几年来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总量不断增多,但经费不足仍是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政府教育投入亟待增加。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就《规划纲要》中有关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温总理指出,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资金来源要多样化,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怎样使教育资金更加合理使用。”胡延品说,落实总理的要求,要提出进一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保障国家举办学校经费的稳定来源与增长的措施;要立足国情,提出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措施,使教育资金来源进一步多样化;要提出进一步改革经费分配办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措施,把钱管好用好,惠及更多的学生和群众。

  《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是向人民群众求计问策的过程

  “人民群众对制定《规划纲要》会非常关心,一些重要的措施,他们也会积极提出意见。一旦这些措施实施,他们会关注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所以我们要想做好,就一定要关注人民群众的要求。”在孙霄兵看来,从起草的角度讲,制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纲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是一个向人民群众求计问策的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强调这是本届政府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的《规划纲要》。为此,在前一阶段征求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自1月7日起至2月底,面向社会各界的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全面展开。

   “《规划纲要》的制定要有很好的立意,要有很好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要贯彻十七大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制定《规划纲要》。”孙霄兵说,《规划纲要》的制定同时要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完善、成体系的重大政策措施以及科学合理的项目和工程。“《规划纲要》不是一般性的文件,要明确有哪些规划项目,项目里有哪些保障,有哪些投入。我们规划哪些工程,通过这些工程要解决哪些问题。比如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标准,这个标准既有软件的标准,包括师资、教材、课程,也有硬件的标准,包括校舍、设备、图书,这些都应作为工程项目的内容加以安排。”孙霄兵说,在这一过程中,会吸收来自社会各界的合理建议。

  《规划纲要》关注教育热点与教育难点

  “老百姓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部和各级行政部门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这次制定《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韩清林表示,很多百姓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和教育难点问题,将在《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包含在《规划纲要》着力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之中。

  韩清林将老百姓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入学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和就业问题。“学生能不能入学,国家、地方政府能不能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上学贵不贵,是不是上得起,这是一个突出问题。”韩清林说,在解决学生“入学难、上学贵”问题上,随着全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实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了解决。目前,人们对学前教育入学难和上学贵的问题反映也十分强烈。“《规划纲要》将关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划措施。”此外,韩清林说,在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入学等问题上,目前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在《规划纲要》中还要进一步强化这些措施。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在普及教育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最基本的教育需要,需要更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质量方面也出现了教育公平问题。整个教育发展形态由规模扩张正在进入质量提高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教育质量问题也是这次《规划纲要》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核心问题。”韩清林坦言,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都是《规划纲要》涉及的比较重大问题。(本报记者 柴葳)

 

教育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肩负”

《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在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本报1月8日综合消息 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消息发布后,在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基层教育行政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途径,对公开征求意见表示赞赏,提出《规划纲要》制定的具体建议,表达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待。截至记者发稿时,教育部网站(www.moe.gov.cn)《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专区已收到留言、贴文约300条,中国教育报征文专用邮箱(gangyao@jyb.com.cn)收到征文40余篇。

  欣喜:公开征求意见体现科学民主决策

  制定《规划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种形式,得到了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普遍赞扬。“这充分体现了政策制定上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向记者表示。他说,教育是一项关系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的根本事业。未来12年,能否真正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能否真正提高公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否真正缩小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必将成为新时期深入领会、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成功实践,为今后12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大连市教育局局长骆东升认为,此次《规划纲要》的制定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也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保障。“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特别欢迎以这种科学民主的方式来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它必将成为指导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骆东升充满信心地说。

  期盼:以制定工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开门问计,广纳群言,就是要努力把社会各方面对教育改革的期盼落实到《规划纲要》中来。海南省通什农业学校校长李芳伟非常希望《规划纲要》能对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大力倾斜。李芳伟说,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和经费不足是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两大难题,今后国家可以对学农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同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业学校的投入,把更多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从城市吸引到贫困山区任教,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双带头人”。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初二年级一位学生家长表示:“现在的学生差在不知道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与人沟通。知识是无穷尽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及如何延展知识。”他希望学校的教学改革,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具备与人相处的能力,养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则希望《规划纲要》中对加大教育投入有更明确的阐述。他说,尽管各级政府财政对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与教育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义务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但保障能力不强,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条件十分简陋;高中教育两极分化严重,薄弱高中拨款少、筹资能力弱;高等教育债务沉重,一些高校已不堪重负。如果不能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切实解决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优先发展战略可能会落空,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不可能得到实现。

  责任:愿为《规划纲要》制定奉献智慧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有机会为这样一件教育发展中的大事建言献策,我倍感荣幸。”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的高喜梅激动地对记者说。高喜梅十分关心教育公平和边疆教育发展,同时也关心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以及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制定。“我将站在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充分反映基层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认真地为《规划纲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李峥是一名即将走上教育岗位的大学生,所以他非常关心未来12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等。“我们是在教育改革下成长的一代,更是对未来教育充满了憧憬和期待的一代,而教育的未来也正需要我们去肩负。尽管我们的所知所学尚显稚嫩,但我们仍然愿意积极地学习和思考,为《规划纲要》建言献策。”李峥说。

  制定《规划纲要》不仅让国内教育界师生们受到鼓舞,还引起了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关注。在韩中国留学生博士联谊会会长、韩国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张雷生发来电子邮件表示,非常感谢《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给海外留学生提供了一个好机会,能让他们向国家提出对制定《规划纲要》的想法和意见。他在邮件中说:“我主要研究韩国教育政策。作为在海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我有义务、有责任把在外面看到的、学到的、感受到的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国内相关部门,为更好地改进各项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在电子邮件中,张雷生重点针对36个问题中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对我们的启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建议。